其时钟嬷嬷身上疱疮差不多都结了疤,已是毒邪尽散,不过有些落了疤的地方,却留下了痕迹,怕是许久褪不得了。

“王太医如今也会敷衍了,派个医女给老身治病便算了,如今竟要毁了面容。”钟嬷嬷瞪了姜灼一眼,恨恨地道。

姜灼瞧了她一眼,并不欲反驳回去,此次遇上这等异症,姜灼本也不抱多大希望,不过尽人事,知天命,倒也是钟嬷嬷命大一些,姜灼当时发现她的黑疮发亮,四周尚有红晕,觉得还可一救,按医书上记载,若是疱疮枯焦不泽,以至四周灰白黯淡的话,定是回天乏术,而钟嬷嬷当时情形不尽如此,才让姜灼有心一试。

“不管怎么说,你这医女还算有些本事,我自会替你向王太医美言几句。”钟嬷嬷嘀咕几句之后,又用余光扫了一眼姜灼,淡淡地道了一句。

显然钟嬷嬷心里也清楚,若无姜灼,她当是小命不保,不过此人颇不通人情,一个“谢”字没有便罢了,说出来的话,也叫人哭笑不得。

姜灼无意同她说明自己并非医女,而是太医,只道:“嬷嬷如今已然转危为安,待到黑疮尽消,便得了痊愈,至于印痕,小女医术有限。”

“哼!指望不上你,”钟嬷嬷将铜镜递还给了姜灼:“回头你去了太医院,帮我谢过王太医,告诉他,日后老身定回亲自上门重金致谢。”

对于这种人,姜灼也懒得多话,不过敷衍地点点头。

钟嬷嬷这时又半躺回床.上,随口问道:“你何时进的宫?老身倒是甚少瞧见你。”

“有些日子了。”姜灼含糊地回了一句,便上前为钟嬷嬷诊脉,她进来,可不是陪这一位聊天的。

“好好做事,老身他日自会到王太医跟前替你美言几句。”钟嬷嬷又说起了大话,看来是为了让姜灼明白,她与王攀关系匪浅。

这样的话,在姜灼听来着实刺耳,少不得转过身,不想理会。

未想姜灼神态尽被钟嬷嬷看在眼中,她立时有些不高兴,大概成日里总是得人奉承,未想这小医女数日来虽用心为她医治,却总不见阿谀,很有些不买她的账,钟嬷嬷不免要被气坏。

“你出去,一副苦瓜脸,竟是故意来给老身添堵!”钟嬷嬷喝了一声,直接要赶姜灼。

姜灼也正想走,索性依言便出了屋外。

说来之前姜灼过来给钟嬷嬷治病,心里不免抱着念头,或许能从钟嬷嬷那儿打听沈妃真正死因,不过待钟嬷嬷清醒之后,姜灼与之处了几日,便瞧出这是一位盛气凌人,甚至有些不讲道理的人物,加上永巷的人对钟嬷嬷皆有微词,姜灼觉得,这会子想从她那儿听到实话,怕是艰难,只是若要让她同这钟嬷嬷套什么近乎,姜灼着实也是做不来的,且此时也并不是最好时机,于是这念头,姜灼不得不暂时放下。

出了钟嬷嬷的屋,姜灼猛地被冻得一凛,原来,天上终于下起雪来。

虽还未到午时,外头已有些暗如沉夜,风雪交加的,甚是有些凄凉之意,姜灼突然起了个怪念头,诸葛曜选在此时成婚,真说不上是个好日子。

因着诸葛曜,姜灼这会子心思起伏不定,也怕自己一个人待着,到最后会胡思乱想,踌躇了片刻,姜灼转过身,径直去了洛昭仪住处。

听到敲门声,洛昭仪自是笑呵地过来开了门,瞧见姜灼,忙拉了她道:“我听声便知是你来的,早该到我这儿,跟那老虔婆待一处,可不成心为了受气吗!”

进到屋里,里头倒是暖和得紧,姜灼脱下氅衣,到炭炉旁边烤去湿气,这才走到床头去瞧诸葛庸,不想这会子诸葛庸正睁大眼睛,竟是一直在瞧姜灼。

“要不是你送来这些炭,这大冬天的,当真叫人难熬。”洛昭仪也站到姜灼旁边道。

说来这炭本是姜灼在宫中做太医得的份例,姜灼瞧见洛昭仪住处湿冷,便起了意,请人帮忙将自已的一筐炭全取了过来,尽数交给洛昭仪,只怕冻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

“娘娘别不舍得用,待小女回太医院,再想些法子给您送过些来,只别冻坏了小殿下。”姜灼道了一声,眼睛却瞧着屋里正搭着线的纺车,显是洛昭仪不听劝,又做起了活计。

“闲来无事,也是为消磨时辰。”洛昭仪有些讪讪地道。

姜灼叹了一声:“娘娘也是个倔性的,我走之后,还不知您要怎么折腾自己。”

“你几时离开?”洛昭仪立马问道,想是竟舍不得她离开。

姜灼想了想,道:“过不得三、五日吧。”

洛昭仪眼睛闪了闪,随后有些难过地道:“虽然这不该是你住的地儿,可一想到你要走了,我竟有些舍不得的。”

“日后小女少不得会常来看您。”姜灼一笑,干脆弯下腰将诸葛庸抱起,在屋里走来走去。

这时洛昭仪也坐回到纺车前,不一时,屋里便响起有节奏的纺线声。

“天冷了,娘娘便少做些,莫要冻着手。”姜灼哄了哄诸葛庸,转头站到洛昭仪身后。

洛昭仪笑着抬头道:“倒是无妨的,今日点了炭并不冷,平日里做一些,总能换些银两,也不能只靠着你,灼灼也是不易的,这宫中何地,我还不知吗,你到了外头,自己要多保重。”

姜灼倒也不劝了,干脆抱着诸葛庸坐到洛昭仪旁边,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洛昭仪手中忙活着,倒是随意地问了句:“只听灼灼提过你师父,倒不知你父母是哪一位,能养出你这般心肠柔软的女儿,这一对夫妻想来也是善人。”

“我阿爹在世之时也是做大夫的,和师父是知交好友,虽然在我很小之时,他和阿娘便去世了,不过认得他的人都夸赞,我阿爹医术高超,为人正直,至于我阿娘,听说也是极聪明,有见过她的,便夸我这聪明信任,竟是及不上阿娘的一半。”姜灼心里描摹起了爹娘模样,不觉又有些伤感,如今宫中纷乱,一时半会,竟不得为爹娘洗清冤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