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军队以及他们的盟友们,并没有再在黟县城内再多做耽搁,而且都决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离开黟县,然后继续向各自的作战目的地进发。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不言自明,完全是为了抢得先机。

由于周鲂的忽然举城投降,诺大的黟县在一天时间都不到的时间内就这样陷落。同时,也使得原本城内从各地赶过来支援的江东军部队,全部被邓艾所俘虏。

这样的忽然事故,也就相应地几乎是掏空了黟县周边几个县城的兵力,使得他们的防备出现了极大的空虚。那些地方个个都是地处于交通要道上面,乃是蜀汉军向被到秣陵,向东到钱塘县的必经之路,这时候不赶快过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话,那要更待何时呢?

于是,刘禅第二天一早就拨出了一千人马交给周鲂,保护他的安全前往鄱阳郡任职。当然,刘禅这边此时确实是并未得到成都方面对周鲂的任命书,但是让周鲂先行回去把当地的情况给安定下来,使得蜀汉军的出击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

所以,即使后面成都方面并不认可周鲂,而要重新甄选新人赴任的话,周鲂到时候也只是白白的为刘禅打了个白工而已。对刘禅本身而言,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的。

至于那以前人马,虽然表面上说是用来保护周鲂在沿途上面的安全的,但是更多的应该说刘禅对这个滑头的周鲂在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就怕他忽然在半路上忽然跑路,这些人马就是用来监视他的。

而且等到了鄱阳郡之后,这些人依然会是用来监视周鲂一举一动的人手,防止周鲂在蜀汉军的后方搞鬼作乱。否则的话,到时候对蜀汉军或者刘禅而言,岂不是在自食恶果吗?

精明如同刘禅这样的人,断然是不可能被一个小小的周鲂给耍了的。鄱阳郡的事情,也就就此暂时被搞定了下来。

刘禅亲自送走了周鲂之后,也是该轮到邓艾和沙摩柯两人的军队出发的时候了,他们的目标当然就是钱塘县方向,这是早就已经商议完毕的事情。

不过,这个方向现在从表面上来看,沙摩柯的五溪蛮军队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部队,邓艾的人马只是个策应部队,犹如当时张苞的人马策应盖猛等人的人马,俨然就是成为了陪衬而已。

当然,以邓艾的骄傲而言,断然是打死他都不可能答应执行这样的任务的。但是他这次偏偏就给执行了。其中的奥妙,当然只有邓艾跟刘禅两人才心知肚明的。

刘禅首先送走了沙摩柯,自然又是一番客气。然后,等到沙摩柯的人马走了之后,刘禅才送走了邓艾和他的人马,当中当然又是免不了一番叮嘱和交心的道别。

但是其实就在刘禅送别周鲂的时候,主公秣陵方向的刘禅亲率部队这边,是遭遇沙摩柯那边而有了行动的。这个行动其实早就在当天黎明时分就发动了的。

这个行动的执行者乃是盖猛和熊平二人。这两个人早就在当时的一片淡淡的薄雾之中,统帅着骑兵队以极快的速度杀向了黟县以北不到二百里之外的陵阳县城。那里原来的驻军,大部分早就被派去支援黟县,此时城内的守军估计已经没有几个人。

所以,刘禅派出盖猛的人马,一个奇袭之下,应该也就能够将陵阳县城给拿下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禅现在还能够这样优哉游哉地带着诸将,到了城外来给沙摩柯和邓艾两人的军队送别,做得好像一副真的是依依不舍的样子。这完全是因为他的心里还真的并不是很着急着出兵的缘故。

于是,直到当天下午的时候,刘禅只留下了二千人的部队驻扎在黟县城内,一方面作为防守之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黟县城内收押了大量的俘虏,需要一支军队进行看守。

然后,刘禅这才尽起大军向着陵阳县出发了。

而在秣陵城内,也有大事发生了。

顾邵带着仅剩下的一百多个护卫队员秘密回到了秣陵城内,也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但是这样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惊动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应该来说,刘禅一厢情愿地要顾邵带着孙尚香秘密离开,要么北上曹魏,要么东出大海之类的事情,对顾邵这样的大族子弟而言,完全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何况,顾邵心里一直都在想着,他即使要带着孙尚香远走他乡,他身为顾雍的长子,乃是将来家业的继承人,身上担负着家族的未来的希望,总应该要先向父亲说明下情况。

而顾邵的这种打算,其实也注定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顾雍当然不可能允许他的长子舍弃家业出逃的。

顾邵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之后,家里顿时就是沸腾起来了。因为秣陵方面早就已经得知了孙皎的大军已经战败的消息。其实,只要从周鲂送来秣陵的情报,以及诸葛瑾送来的战报上面,也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荆州南部的战果究竟是如何了:必然是蜀汉军胜利,孙皎大军战败。

但是问题就在于,那场从荆州南部开战到了扬州以西的大战,蜀汉军采取了合围作战的策略,致使孙皎军队方面跟外界的通讯变得很不方便,以至于有很多情报都没有来得及被传送到秣陵。

但是诸葛瑾战败时候的情况,那是被诸葛瑾汇报得很清楚的。这样的话,也就更加加深了顾邵的家人,对顾邵久久未有消息来确定其生死与否的担忧。

所以,如今顾邵忽然活着回来了,家人想要不高兴,当然是困难的了。

于是,顾邵的夫人一面拉着顾邵问长问短,一面却也不忘赶紧派人去将此时正在主持,江东政务事宜的顾雍给找回来。

顾雍因为主公孙权的再度亲征全琮——话虽然是这样说,其实孙权应该是亲自率军去抵抗全琮对曲阿港方向的进攻的,那么所有的政务方面的事情,也就几乎都交给顾雍跟张昭两人去办理。诸事烦杂,顾雍却依然处理得井井有条。

顾雍听说顾雍活着回来了,心里不由得很是高兴了一阵子,连忙丢下手里的工作就往家里赶。但是他这个向来都是冷静异常,很快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顾邵既然活着回来了,为什么自己先前没有得到任何报告。就是他进入秣陵的时候,城门都尉也必然会因为事情重大而向上汇报的。

所以,顾雍立刻就不回去家里,而是立刻回去找见了秣陵令,询问是否有顾邵入城的消息。秣陵令当时就觉得很疑惑,不明白顾雍为何要忽然问这个问题,顾邵出任了孙皎的参军,战败之后已经是生死不明了呀!

顾雍得到了秣陵令的回复后,脸色顿时就变得阴沉了起来。他的心里已经预感到了,顾邵此次能够活着回来一定事有蹊跷。

于是,顾雍赶回了家里,经过一番询问之后,方才知道了顾邵之所以能够活着回来的具体情况。

顾雍的心情顿时变得很复杂,一方面他得知了孙皎是真的已经身亡了的消息,心里既悲痛又感觉很无奈。毕竟这才过去多长时间而已,江东军又失去了一个主帅。与此同时,顾雍心里也有些哀顾邵的不争,功勋没有怎么建立,倒是灰溜溜地给逃回来了。逃回来了不说,居然还敢要潜逃而去?这让他顾雍,让他顾家的脸面往哪里放啊!所以,顾雍心里其实也是生气的。

顾邵在顾雍这位严父面前,这次当然是讨不到好果子吃的,即使他的年纪也已经是不小,还是当即就被顾雍给言辞训斥了一顿,他自己倒是半句话都不敢说的。

最终,顾雍当然是不可能同意顾邵的出走,只是严令家人将顾邵和孙尚香都看牢了,不准他们离开府邸一步。然后,顾邵随即才见到了孙尚香,并且将刘禅的事情都告诉了孙尚香。

孙尚香先前见到了刘禅的时候,个人的性情已经变得不似以前那样刚烈好动。自从嫁入了顾家,加之顾家的家风森严,顾雍为人又是极为严肃,也就使得她更是收敛了性格。以至于如今的孙尚香看起来已经完全不像是当年跟着刘备时候的那个孙尚香,反倒是更像是一个气质柔弱的豪门贵妇了。

孙尚香听完顾邵所说之后,心里顿时就感觉到了一阵酸楚,不自觉地抽泣了起来。

她随即询问顾邵道:“阿斗那孩子既然如此费尽心机,我们究竟走是不走?”

顾邵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唉,夫人,我父亲他……这事情实在是难办啊!”

孙尚香脸色一沉,眉头上挑,极为少见地出现了一丝愠色。

孙尚香这时候忽然就展露出了良久以来被压制的刚烈性格,当即就说道:“哼!你若是想走的话,单凭我手里的一把剑,你的家人就没人可以拦得住我的!”

但是即使孙尚香这样说了。顾邵这个一向颇有决断力的人,这时候却依然处于犹豫之中,还是无法立刻做出决定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似乎是有些道理的。

一天之后,顾邵活着回到了秣陵城的消息,就不知道被什么人给泄漏出去了。

到了这个时候,顾邵和孙尚香两人就是想要走,也是再也走不成了。一则,他们此时已经被别人高度关注,二则即使他们走的了,也必须要为顾家着想一下后果。

这件事绝对对顾雍构成了不小的压力,至少他要面对着朝中不少大臣们的诘问。他为了平息事态,不得不立刻发函到远在曲阿的孙权那里,讲明了事情的原委。当然,他即使再忠直,也是必须要隐瞒住刘禅故意放走顾邵,让顾邵回秣陵城带着孙尚香远走他乡的事情的。

另一方面,诸葛瑾的迅速战败,再度极大地震撼了江东人的神经。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当年曹操跃马长江边的危机,现在再度真实地上演了一遍。只是这次的情况只怕较之当年还要更加危急,因为进攻江东的敌人是从荆州过来的,那个方向是没有长江阻隔敌人的。

甚至于最为糟糕的是,他们的江东军现在根本就是早就已经丧失了对长江航道的控制权,以至于他们的主公孙权狗急跳墙地亲自到曲阿去找全琮算账了。

于是,这些消息首先必然是要传到吴郡去,然后就是会稽郡。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挽救江东的危机,开始自发行动起来。其实这些人大多是当即的有头有脸的人物,要么就是当地的豪族,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不想让蜀汉军染指他们的地盘,但是要有号召力的话,就必须要高举大义的旗帜。

吴郡的人对于此事,表现得确实是非常之积极的。因为这里是江东四大家族的地盘啊!他们是东吴名副其实的掌权者。但是会稽郡则是对此反映较为冷淡。

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挑重点了说,倒也显得比较简单。那就是会稽郡的大族跟孙权政权的关系,较之吴郡的大族跟孙权的关系比较起来显得疏远了很多,他们并非是江东的当权者,甚至在很多时候还受到了孙权的刻意打压。

会稽郡现在最大的两个豪族乃是虞翻家族和魏腾的家族。虞翻出仕很早,早就在孙策时代就很出名,加之此人确实也是多才多艺,经学和医术都是大家,受到了孙策的人情赞誉,甚至称之为他孙策的张良。

但是这个虞翻为人太正直,也显得有些骄傲,经常要当面劝诫孙权,招致了孙权的极度反感——历史上的诤臣结局似乎没有一个是好的。

就说大名鼎鼎的魏征好了,他一死之后,李世民就跟他家悔婚,共主不再下嫁魏征的儿子,后来还派人把魏征的墓碑都打碎了。所以说,君王什么善于听取诤言的事情,那都是假的,都是为了博取名留青史的好名声而已,其实心里一直都恨死了诤臣了。

所以,虞翻在死心不改之下,三番两次差点都被孙权给杀头了。还好有吕蒙或者诸葛瑾等人力保,才能够免于一死。不过历史上,这个虞翻的结局确实也不怎么样,被发配交州老死异乡。

但是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一点,当时同样身为江东的大族的吴郡中人,居然是没有人挺身出来为虞翻说话的。甚至于,其实吴郡人是不太看得起会稽郡的人的。

魏腾本人的官倒是做得不小,但是性格依然很硬直,也是差点被孙权给杀掉,家族后来还被抄家了。

而且从朝堂上面的情况也可以看到一点,吴郡的大家族子弟,身居高位者数量众多,只要愿意,很多人都随口就能够说出一堆。但是反观会稽郡的大族,当上大官的人数量极少,而且还要被吴郡人鄙视。

像贺齐,他确实是个高级将军,也是手握军权,但是若是回到秣陵的话,其实也不怎么被张昭等人所待见。

所以,因为这些待遇上面的差距,会稽郡人跟吴郡的积极表现,当然是会截然不同的。